为持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,近日,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派骨干教师代表程海苗,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25063期专题研修培训。本次培训通过实地感受国家创新发展最前沿的脉动,将鲜活的实践案例融入理论教学,为思政课注入新的时代活力。

本次培训突破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,创造性地采用了“专题报告+现场教学+实践研讨”的多元学习方式。在专题报告环节,教师们聆听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从春侠关于“结构化研讨体验教学”的讲述,帮助教师初步掌握结构化研讨方法,助力思政课堂改革创新;以及聆听了华东政法大学院长赵庆寺关于“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叙事逻辑与方法”的讲述,以思政课案例教学问题及对策为重点,聚焦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学案例编写逻辑,引导思政课教师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进行有机统一。
“现场教学”成为本次培训的最大亮点。教师们走进被誉为“中国硅谷”的上海张江科学城,实地探访了上海商汤科技、原能细胞科技集团、张江科学城等大科学设施,并与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。通过亲眼目睹大国重器的震撼、亲身感受科研人员“板凳甘坐十年冷”的报国情怀,教师们深刻解读了“张江密码”中所蕴含的爱国精神、创新精神、奋斗精神和协同精神。作为教师,本次培训的最后一站是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,于漪老师作为教育界的楷模,其思想蕴含着深厚的育人智慧。在研究中心,教师们将深入了解于漪老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,汲取先辈力量,培育出更多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。实地参观之后,大家纷纷表示,这些发生在当下的、可触可感的生动实践,正是阐释“中国式现代化”、“新发展理念”和“科学家精神”最鲜活、最有力的教学素材。

在实践研讨环节,我院教师与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同仁围绕“如何将‘张江创新密码’转化为思政课教学案例”展开了热烈讨论。我院教师程海苗在分享中谈到,站在张江这片热土上,我们对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’有了更深的共鸣。思政课不能是空洞的说教,必须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伟大实践同频共振。这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座连接理论课堂与社会现实的桥梁。
参与高水平的专题培训,是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、推动思政课“金课”打造的重要举措之一。未来,学院将鼓励参训教师及时总结学习成果,围绕“张江密码”等体现时代精神的主题,开发系列特色教学案例和实践教学项目,将培训所得有效“反哺”于课堂教学,切实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、感染力和针对性,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(图/文:程海苗,通讯员: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杨)




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681号